一篇舊文件,寫於2003.12.31

第一號清唱劇:北冥有魚

這首清唱劇是為明年台北室內合唱團五月公演所寫,我一面想實踐逍遙的語言,另一面想應用碎形的作曲概念,讓整首曲子呈現出一種大自然的景致。因此曲中應該會有各種不同的物體,正如大自然的景緻,每件物體都是由碎形的方法構成,並由不同的基因形態衍生而來。

或許會有人質疑,為何在形式上仍採用西方的名詞。我覺得一方面是對巴哈的敬仰,另一方面是提供一個世界性的溝通基礎,讓人一看到Cantata這個標題,就能了解樂曲大致的形態,至於內涵就等大家一腳踏進來之後,再慢慢領會了。

關於「碎形的概念」,先前聽到的多半太偏數學,因此我不用「技巧」這個字眼,而是使用「概念」,我希望抽取出來的是更偏向大自然設計的原理(但不是指很瑣碎的數學原理)。就音樂的實踐上來說,碎形的寫作不像傳統的想法,由一個小的動機音型發源,而必須要從物體(樂句,或樂件,musical entity or substance)的整個外觀著手,再漸漸構築出要形成此樂件的基因型態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病毒肆虐下、資料集間國名比對的聯想

關於「複合形式」(摘錄自作品首演文件)

以圖形資料建構Star Wars星戰宇宙中的行星們